由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辦的「阿里山木雕藝術創作活動」日前已完成創作與評選,邀請全台灣國寶級木雕師、新銳木雕師與原住民木雕師共襄盛舉創作出九件巧奪天工的木雕作品,即日起將悉數於觸口遊客中心公開展覽。
【TNN記者 莊文祥番路鄉報導】
為鼓勵創作,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特別舉行評選會議,擅長刻劃人物像的黃弘彥老師作品「勇氣(情)」將鄒族勇士雕刻得栩栩如生,曾進財老師的作品「寶島奇山」則呈現如藍腹鷳、山椒魚等阿里山特有生物,兩位老師的作品大小迥異卻同樣以細緻的雕刻處理勇奪優選。
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處長曾漢洲於頒獎時表示:感謝木雕師們運用巧思及巧手,讓風倒木重新亮起生命力,創作出屬於全國人民的藝術作品,同時希望藉此機會向民眾行銷阿里山風景區的迷人生態及產業,除了上述得獎四件作品,尚有新銳木雕師倪迎萱老師的「仰慕」、陳怡靜老師的作品「生命的足跡」、丁元茜老師的作品「燕子崖奇景」,以及鄒族木雕師汪啓聖老師的「滿足」、浦匡宗老師的「夜曲」等作品,即日起共同於觸口遊客中心二樓展出,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這次創作活動邀請到三義國寶級木雕師曾進財、黃弘彥、陳瑞騰、吳瑞城老師,以及新銳木雕師倪迎萱、陳怡靜、丁元茜老師,同時邀請阿里山鄒族木雕師汪啓聖、浦匡宗老師,針對阿里山風景區人文生態特色進行創作。在每一梯次僅僅十日的工作期間,老師們完成構圖、裁切、雕刻,並進行修飾與防腐處理,在時間壓力之下使出渾身解數,力求作品完美呈現,最後果然化腐朽為神奇,將原本的風倒木化身為令人讚嘆的藝術品。
此外,累積一甲子雕刻揣摩動物神韻的陳瑞騰老師,其作品「踏香而來」完美運用原本木材走勢,傾注畢生功力雕刻出阿里山白鼻心及高山茶,令觀者無不讚嘆;師承日本欄間雕刻技法的吳瑞城老師,其作品「雲潭瀑布」不僅呈現擁有「瑞里第一景」美譽的雲潭瀑布,更以遠近對比的層次獲得評審青睞,兩位老師皆以獨道的創意與技法獲選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