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市報導】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資料顯示,臺灣每年平均回收約9萬噸的寶特瓶,換算成600cc的礦泉水瓶約有45億支空瓶,數量龐大,若將這些寶特瓶回收除可減少垃圾處理費外,另可促進物質循環、降低石化燃料消耗。
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在炎熱夏季民眾常會喝清涼飲料消暑解渴,使廢飲料杯及寶特瓶數量大增,該局表示飲料杯及寶特瓶屬資源垃圾應回收,目前國內寶特瓶的回收處理再利用技術發展已成熟,廢寶特瓶回收分類、去污純化後,經高溫熔融抽絲,可提供織布廠製成各式各樣的紡織品。
利用寶特瓶回收做成的保特紗與聚脂纖維特性相同,其產品包括環保抹布、提袋、毛毯等,多為具「低污染、省資源、可回收」的環保標章產品,應用層面相當廣泛,如「88水災」慈濟即以保特紗製成的手套及毛毯協助災民安頓。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呼籲大家做好寶特瓶回收工作,購買保特紗製品,支持環保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