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姿柔/嘉市報導】家人住在養護機構,最怕營養不良,嘉義醫院營養師洪于娟表示,只要透過飲食控制、中醫針灸、復健,就不會營養不良,以署立嘉義醫院為護理之家的住民為例,她成尼Q用這套模式,半年後讓原本2成消瘦的住民,BMI值(身體質量指數)都到達健康的標準;嘉義醫院營養師洪于娟表示,民眾也可以透過這套模式控制體重。
現代人風行以「BMI值」衡量自己的健康,署立嘉義醫院也以「BMI值」做為護理之家住民的健康標準,要將所有的住民體重,控制在正常標準範圍;嘉義醫院營養師洪于娟指出,去年初還有19.6%的住民,BMI值小於18.5,今年消瘦的住民的體重都上升到標準,這除了飲食調理之外,照服員的照護、復健師與中醫針灸都幫了不少忙。
依據醫學上的統計,BMI值的正常人的,壽命也比較長,不容易生病;嘉義醫院營養師洪于娟表示,「BMI值」的計算方式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BMI值」介於18.5~24是正常範圍,18.5以下是體重過輕,24~27是過重,27~30是輕度肥胖,30到35是中度肥胖,等於或大於35是重度肥胖,民眾可以算算看,自己是屬於那個等級。
嘉義醫院營養師洪于娟,以去年2月住進嘉義醫院護理之家的阿公為例子說,阿公身高166公分、68歲,原本體重只剩46公斤,「BMI值」僅16.7,體重過輕,營養評估時發現住民體重一直無法上升,其每日所需熱量為1700大卡,給三正壑峇G次點心,但觀察實際攝取量僅1200~1400大卡,請照服員及家屬以小口餵食,增加進食量,晚上再補充補體素200CC,半年後體重已上升至52公斤(BMI值18.9)。
嘉義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明珠表示,署嘉護理之家的住民,還以針灸及復健替代運動,平均一個禮拜針灸三次,增加肌肉縮收、活絡經脈,協同每週三次的復健,可減緩慢性退化,自然增強病患腸胃的吸收能力,就不會發生體重過輕的現象。
嘉義醫院營養師洪于娟強調,一般的民眾,只要透過飲食控制加上固定運動,就能達到減重或增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