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姿柔/嘉義報導】署立嘉義醫院院長黃龍德,97年12月起每個禮拜二上午,開設骨科門診,黃龍德院長曾任樂生療養院院長、竹東醫院副院長及基隆醫院骨科主任,從事醫療逾30年,是北部知名的骨科權威,一開診馬上有人從台北慕名而來開青蛙肢,日前一位二十歲的年輕人長期下肢酸痛,一直治不好,找黃院長診斷後,才發現他是青蛙肢。
「少年吔!你得了青蛙肢!」一位身高180公分的年輕人,一蹲下就往後仰,往前彎腰手也摸不到地,每次運動後,臀部、背部、大腳骨都會酸痛,走路走太久腳也會痛,看過很多醫師都當成肌肉發炎處理,愈治愈糟糕,經嘉義醫院院長黃龍德診斷後,才發現他是罹患了青蛙肢,經復健治療後,症狀改善不少。
黃龍德院長強調,三、四十年前青蛙肢很常見,那時候小孩發燒,都是在臀部打退燒針,這種藥容易造成臀部肌肉壞死、結疤,長大後慢慢形成青蛙肢,自從退燒藥改成口服或是塞肛門的方式,青蛙肢就很少見,因此現在得青蛙肢的小孩,很容易被忽視,直到當兵體檢,才被發現。
黃院長指出,青蛙肢除了復健治療外,可以開刀,手術很簡單,不過青蛙肢拖太久,會嚴重影響到髖關節的運作,有時開刀也沒有效,家長可自行檢測孩子是否有青蛙肢,請孩子兩膝併攏,腳跟著地蹲下,如果無法完成這個動作,可能是青蛙肢患者;青蛙肢走路是看不出的,跑步的時候就像一肢青蛙站著跑,所以就稱為青蛙肢。
黃龍德院長開始看診後,不少人慕名而來,還有人專程從台北下來,找他開刀治青蛙肢;黃院長從今年2月12日接任署立嘉義醫院院長,大力提振嘉義醫院的醫療品質,短短9個月,嘉義醫院業績與門急診人數,呈倍數成長,醫院運作邁入軌道;從97年12月開始,他開始為鄉親看診,舉凡五十肩、關節炎、青蛙肢等骨科毛病,黃院長都能為您做完善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