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北京奧運負傷上陣的台灣跆拳道國手蘇麗文,6日到母校中正大學進行演講,以「如何邁向奧運之路」為主題,將自己在跆拳道這條路上的親身經驗傳授給學弟妹,鼓勵後輩以努力不懈的精神勇於面對挑戰。
畢業於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的蘇麗文,特別回到母校為學弟妹演講,展現新台灣精神。蘇麗文在國小三年級時,看到陳怡安學姐在奧運示範賽的精采表現後,決定走上跆拳道這條路。從小體弱多病的她,沒有其他選手先天的優勢,一路走來並不順遂。在成為國手後雖然得到釵h獎牌,贏得讚美與獎勵,但難免有些負面的評價。每次比賽後她總是反省自己,不在乎結果,只在乎這一秒有沒有用盡全力。她告訴那些不看好她的人說「我認為我可以更好」,她是無極限的,不喜歡在人生道路上設速限,不會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只喜歡全力衝刺。
在中正大學三年的時間,讓蘇麗文學到釵h新的東西。她想要摒除大家對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刻板印象,認為運動員並不笨,運動和唸書是可以兼顧的。蘇麗文坦言當初報考中正時,其實沒有太大的把握,得知上榜後欣喜若狂。但是完全以英文授課的上課方式,讓英文不好的她遇到不少挫折,加上當時已是國手身分,必須每天開車往返中正及左營訓練區,常常因為太勞累而打瞌睡。身理和心理上的壓力,讓她多次想要放棄就學,經過老師不斷的鼓勵,她終究完成了學業,取得學術上的金牌。
跆拳道是屬於個人的運動,在準備北京奧運四年的期間,單獨的訓練雖然讓蘇麗文感到珊磪F味,但她卻能夠自得其樂,在困難的環境中尋找快樂的元素,她認為開心的學習可以學到更多。這次的奧運比賽讓她一夕成名,受到媒體釵h的關注,低調的她並不習慣這樣的生活。然而,一直是她精神支柱的家人鼓勵她站出來,分享她奮戰到底的精神,勉勵年輕人,讓更多後輩將她的新台灣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