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台灣地區危害國人健康最鉅的「國病」,嘉義縣政府結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7-ELEVEN持續進行偏遠地區篩檢服務,23日起分別於新港、民雄、六腳與水上鄉等地舉辦四場篩檢活動,只要年滿20歲以上民眾都可免費參加,預計篩檢3000人。
嘉義縣衛生局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20日上午在新港奉天宮舉行記者會,邀請藝人王彩樺擔任保肝大使,提醒保肝的重要性,與縣長張花冠、與會人員一起呼籲鄉親,踴躍捲袖抽血檢驗B、C肝及病毒量,一起來保肝!
四場免費肝炎篩檢時間如下:23日上午8時~12時在新港國中書香樓、下午2時~5時在民雄國中活動中心,24日上午8時~11時30分在六腳鄉衛生所,3月30日上午8時~11時在水上鄉柳鄉村活動中心,參加前可用餐,請攜帶身分證件方便填寫資料;受檢民眾可獲贈有機山水米一包。
此次「救救肝苦人」保肝列車在社會各界的愛心贊助支持下,除在嘉義縣進行四場篩檢外,針對本次篩檢發現B、C肝炎帶原者,肝基會預定5月再到四處篩檢場地,由肝膽腸胃專科醫師攜帶超音波機儀器為民眾做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檢查為疑似肝癌民眾者將協助轉診至各大醫院治療,並對家境貧困者提供就醫協助(包括:就醫交通補助單次往返500元、掛號費、健保部分負擔費用及自費部分,以醫院收費實際金額全額補助),每人以6次為補助上限。
縣長張花冠表示,嘉義縣約有54萬人口,根據衛生署統計近五年肝癌死亡率排名皆為第一,而衛生局91年至101年辦理全縣複合式健康篩檢活動,共篩檢53,812人,肝癌確診有24人,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及肝功能異常者都由當地衛生所轉介至醫療機構後續接受追蹤治療,衛生局並克服各項困難,結合醫療院所,共同推動社區民眾定點篩檢服務,擴大宣導普及關照偏鄉民眾。
張花冠致詞時感謝肝病基金會集結社會各界愛心善款,贊助嘉義縣偏鄉保肝篩檢造福鄉里,讓縣民更健康。「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張花冠提醒鄉親把握機會相招前往,讓保肝的正確觀念落實在嘉義縣的每個人。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20年來肝癌一直是男性國人癌症死因第一、二名,女性癌症十大死因前三名,B、C肝病毒是最大元兇,目前在台灣約有250萬B型肝炎帶原者,平均帶原率15%~20%,而B型肝炎帶原者發生肝癌的比例,明顯高於非帶原者;C型肝炎是僅次於B型肝炎危害國人健康的肝炎病毒,約有40萬C型肝炎帶原者,帶原率約2%~6%。
肝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指出,肝基會曾至嘉義縣進行多次免費肝病篩檢活動,共篩檢16,893人,發現B型肝炎帶原者2,595人,帶原率約為15.36%;C型肝炎陽性1,247人,帶原率約為7.38%。而從嘉義縣近十年複合式健康篩檢結果也發現,C肝帶原率略高於全國平均,近年來許多學者研究也發現,B、C型肝炎帶原者,肝功能指數異常,病毒量越高會提高罹患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
許金川表示,每年因肝臟相關疾病死亡的人數超過一萬人。換句話說,平均約44分鐘就有一個家庭的成員因肝病往生而致家庭破碎,不但造成個人及家庭的損失,也成為社會醫療資源的重大負擔。
縣衛生局長鍾明昌表示,嘉義縣因地理環境偏遠,早期醫療匱乏,多為無照醫師看診,共用針具更是相當普遍。另外穿耳洞、針灸、刺青、打針如果沒有用拋棄式的針頭或針劑,就有可能造成感染。
鍾明昌說,B、C型肝炎病毒傳染途徑類似,均由血液和體液傳染,平常共用刮鬍刀、牙刷等,也很容易造成感染,經過二、三十年的演變後,就有可能逐漸病發肝硬化及肝癌,呼籲鄉親把握此次免費肝炎肝癌篩檢活動,一起愛肝護肝大檢驗!做好肝臟的保健工作,才有彩色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