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促進原住民部落原鄉文化交流,8月19日,特別邀請來自台東阿美族的傳統打擊樂團-Amis旮(ㄍㄚ)亙(ㄍㄣ)樂團,來到逐鹿社區阿里山鄒族部落,進行「鼓動快閃」活動,分享阿美族傳統打擊樂演奏,鄒族以迎賓舞相互交流,並於8月20下午前往阿里山山美部落的表演場。【TNN記者莊文祥番路鄉報導】
台東Amis旮亙樂團,以阿美族傳統樂曲演奏聞名,並經常全國各地都有巡迴演出,樂團的成立,是因阿美族傳統樂器在歷經世代的演進後,製作工藝已逐漸失傳,身為族人的團長-少多宜,秉持著對音樂的熱誠,召集對音樂有熱情的阿美族人,著手研究各式史料,並拜訪部落耆老,在嘗試中,把傳統樂器一件件的手工重現,並創作不同樂曲,樂團也在不斷的演奏中逐漸形成獲得好評。
阿里山風景管理處處長馬惠達表示:「鄒族傳統歌舞演出、阿美族慷慨激昂的擊樂演奏,兩種完全不同的原住民美聲舞藝風格表現,希望透過歌樂極舞蹈的交流,讓海洋的澎湃與山林的優雅,迸出不一樣的新火花,期待為鄒族帶來更多創意發展。」
什麼是旮亙?旮亙指的是竹鐘,是阿美族傳統婚禮中,女子招贅時用來報喜訊的器具,樂團以此命名,除了有報喜的意思,也是一種發揚傳統文化的信念,並秉持著文化傳承與交流學習的理念,
Amis旮亙樂團團長少多宜說:Amis旮亙樂團這次應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的邀請,特地舉辦此次快閃活動,一路從台東出發,希望透過音樂,把東部海岸的熱情,帶到嘉義的阿里山鄒族部落,並規劃於8月20日(四)下午2點,分別來到逐鹿部落與山美部落的表演場,將與鄒族的傳統歌舞,來一場精彩美聲舞藝的交流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