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宗義/嘉義縣報導〕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今年持續辦理「探尋塔塔加」一系列的生態公益講座,4月22日辦理的講座請到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志工--王敏男老師來做演說。講座的主題為「遇見野生動物」,讓民眾了解走訪塔塔加地區時可能會遇見哪些野生動物,以及在野外應該如何跟野生動物相處。
玉山國家公園為台灣陸域面積最大之國家公園,位居台灣本島中央地帶。從海拔300多公尺的拉庫拉庫溪到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高度變化逾3500公尺。天然植被隨海拔之變化而異,由亞熱帶、溫帶以至寒帶林相次變化,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散布其中。
玉山國家公園境內有著豐富的動物生態。台灣特有種蝴蝶約50種,而玉山就佔32種;藍腹鷴、帝雉、黃山雀等13種則是台灣特有種鳥類也皆孕育於此。水鹿是台灣陸地上最大的草食性動物,其他還有黃喉貂、白面鼯鼠、長鬃山羊、酒紅朱雀等多種鳥類及哺乳類。讓造訪國家公園的旅友可以享受與野生動植物距離接觸的特別體驗。
席間王老師以問答的方式跟旅友進行互動,大人和小孩無不認真聆聽、踴躍回答。王老師希望藉由講座的傳達讓台灣這片土地的美好更廣為人知。王老師在講座中也再三強調:玉山國家公園志工的服務工作,除了解說玉山周邊的生態及登山安全注意事項,更是要宣導維護自然山林環境的重要性,提醒旅友們遇見野生動物時,應該如何因應,秉持著「不接觸、不餵食、不干擾」的三不原則。例如:遇見獼猴拍照時保持適當距離;下車觀看時將車窗關好;勿餵食獼猴;開車遇見野生動物時車速放慢等。共同尊重野生動物、自然物種的原來生存權是人人需要遵守的。
遵守國家公園的規範不是為了造成大家的不便。而是要避免衝突的產生、防範人畜的共通疾病的傳染,更希望透過救國團定期舉辦的公益生態講座來宣導提倡國人對台灣本土物種的保育跟重視。
「探尋塔塔加生態公益講座」除保育宣導外,另有布農人文、候鳥過境及無痕山林環保宣導等多樣主題講座。阿里山中心總幹事賴永堂表示:救國團公益社會圓夢計畫系列活動的生態公益講座的參加對象不侷限於阿里山活動中心的住宿旅友,只要有興趣及支持生態保育的朋友們,歡迎一同前來共襄盛舉,也希望藉由辦理常態性的公益講座,讓更多的旅友認識台灣的自然環境與生態,並且尊重愛護這塊孕育生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