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人文藝術中心辦理的「Icy-hot弔詭的愉悅」當代藝術展,即日起在該校民雄校區大學館與文薈廳隆重開展,該展覽由美術系暨視覺藝術研究所陳箐繡博士策劃,以現今社會文化中所存在的「弔詭性」為展覽主題,從本土、邊陲性的角度思索當代藝術變遷與全球化定位的問題。
展出作品包括27位藝術家,作品近60件,開幕茶會訂於19日中午12點30分在大學館展覽會場舉行,並於下午1點30分舉辦「南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契機」座談會,歡迎各界蒞臨參觀與指導。
該展覽為配合嘉義大學校慶活動,由人文藝術中心力邀陳箐繡博士推出此「Icy-hot弔詭的愉悅」當代藝術大展,除邀請9位國內外資深藝術家參展外,並由策展人從南部多所大學美術系所中徵選17位年輕藝術家參加。策展人以其女性敏銳嗅覺與觀察,追索當代視覺文化變動醞釀出的弔詭性異質美感,標舉一種異於傳統追求自然和諧與理性邏輯的調性,以及一種極端、矛盾與衝突並置所產生的不協調美感或弔詭荒謬的趣味。
陳箐繡博士指出:「過去,這種弔詭荒謬性往往被忽視,然時至今日,卻有了不一樣的魅力,在平順乏味的傳統美學中激盪出不可預期的驚喜與快感,我稱之為「弔詭美學」。這屬於當今世代的美感是一種追求冰涼火辣、既鹹又甜、驚悚的浪漫、極速的優雅、溫柔的暴力…等,也就是無理頭到超級可愛,荒謬得很具喜感、很勁爆,更直接地說,弔詭是一種踰越,也是一種愉悅。」
此次展出除對現今社會文化現象探討外,也試圖反映此種荒謬弔詭的氛圍,除在參展作品的多元對立形式上做文章外,也在參展者不同視界上下奶牷C陳博士邀集1位70餘歲美國女性藝術家、1位50餘歲旅法資深藝術工作者、1位30餘歲韓國女性藝術家、5位40餘歲在地資深藝術家,以及17位20出頭的年輕藝術工作者,刻意營造一種時空錯置、中外交疊的錯愕感覺,但其內在意圖是希望在現今世代的年輕物語中植入資深藝術家沉穩凝煉的藝術質感,以及在全球性流行浮動的新視覺趣味中投注樸質踏實的文化內韻與藝術真實。
本展覽的參展藝術家包括旅法藝術家陳奇相、美國藝術家Joyce Cutler-Shaw、韓國藝術家Se-Eun Kim,台灣藝術家周沛榕、陳箐繡、張家瑀、廖瑞章、鄭建昌、戴明德;以及徵件藝術家:史佳媛、何品華、李承恩、卓心薇、林俐璟、紀鈴玉、連子閑、雩t泓、陳宛逸、陳硯平、陳威圖、曾詠琦、楊宜廷、楊喻鈞、劉彥伶、張家豪、蕭禹琦、謝鎮遠。
19日下午的展覽座談會由嘉大副校長兼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劉豐榮教授偕同美術系王源東教授主持,並邀請5位積極推動南台灣當代藝術的重要策展人、畫廊執行者、收藏家與藝術家,針對「南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契機」進行討論,受邀討論人有陳奇相(旅法藝術評論者兼策展人)、石晉華(藝術家兼藝術評論者)、鄭明全(新思維畫廊主持人)、顏雪花(南部33小集執行會長)、蔡美文(嘉義葉幼林工作室主持人)等人,內容精采,歡迎愛好藝術者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