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義報導】在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裏,有棉染T恤堆疊的「稻田」,閃著奇異光亮的稻米,以及神秘的隧道內千奇百怪的臉孔,這是新港文教基金會為2008新港國際社區藝術節,特地邀請藝術家黃文淵、郭坤弘、蘇冠印、陳明鈺創作的「立方米樂園」聯展,即日起至12/21邀請大家來趟充滿趣味的「田園生態冒險之旅」。
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瑞隆表示:新港文化館原來就是新港農會的米倉,結合「米」的主題概念,特地邀請嘉義縣籍藝術家黃文淵與他的好友郭坤弘、蘇冠印、陳明鈺,一同來創作這個充滿「田園、米、百樣人」的裝置聯展。
走進25號倉庫,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美麗的田園景象,習慣將創作結合實用機能的郭坤弘,以棉質T恤加上印染的方式,創作出綠色的稻田和著蛙鳴與白鷺鷥修長的身影,藍天映著白雲,鳥兒自在地飛翔嬉戲。畢業於義大利國立羅馬藝術學院的郭坤弘感嘆地表示:釵h都市成長的孩子,電腦數位式的童年,早已失去在田園裏快樂奔跑的童趣,更不會了解每天吃的稻米,是如何生長,缺乏生活真實經驗與常識,是遺憾也是危機。
相對於美麗的稻田,另一側由蘇冠印、陳明鈺共同創作的「誘惑」,呈現出一顆顆精輾過的白米,與各式各樣與米有關的文字,角落閃閃發光的米粒,「誘惑」著孩子們一探究竟。
穿越神秘的走道,由黃文淵創作的「一樣米養百種人」,結合漂流木、環保回收的材料,創作出「百種人」的面具。黃文淵說「這次的面具創作花了較長的時間,作了不同的彩繪或其他表現,與之前木頭的肌理加上簡單的造型大不同。」為了面具的創作,他到布袋海邊撿了很久,撿到一些廢棄的安全帽。打磨去漆後,加上其他素材,如排水管、梳子、後視鏡…等常見的生活物品,在黃文淵的妙手回春下有了新的面貌。黃文淵精心地將面具裝置在漂流木組成的坐椅旁,欣賞觀眾可以坐在漂流木上,讓觀眾與面具為鄰,成為作品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