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政隆/嘉縣報導】經濟部為了鼓勵台灣各大學府將研發能量釋放於產業界,特規劃「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讓致力發展產業共通性基礎技術、前瞻創新技術並促進產業發展的個人與團隊能獲得積極鼓勵與實質肯定,彰顯其對於產業經濟之卓越貢獻。
「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又分為產業深耕獎、終身成就獎、產業貢獻獎三項榮譽。其中「產業貢獻獎」是專門鼓勵學術研究之成果,對台灣產業技術之發展、或產學合作、產業創新模式或企業無形資產之提昇等具有重大貢獻者所設計的獎項。全台僅二校榮頒此屆「產業貢獻獎」之團體獎,中正大學「晶片系統研究中心」即為獲獎團隊之一。
中正大學SOC研究團隊成立五年來,專注於CPU、電路和多媒體三個技術領域,素以成札膃X該校電機系及資工系研究群而傳頌於國內學術界與工業界。其實早在民國85年,這群跨領域合作的菁英們,即著手合作各項技轉計畫,並於92年成立中正大學「晶片系統研究中心」,以SOC研究團隊之名號,正式向外推廣中正IC設計研究技術,並因應國家矽導計畫之推動,從事各類晶片系統核心技術之研發。目前該團隊僅有15位老師,卻能帶領近兩百位學生,技轉案達20件,總金額超過2,500萬、產學合作案32件,總金額高達1,800萬,並成左夾h件大型研究計畫如經濟部學界科專計畫及國科會NSOC整合型研究計畫等,累計計畫金額超過新台幣一億元,屢創學術研究佳績。
此次帶領團隊得獎的SOC第二任中心主任郭峻因教授表示,未來台灣SOC(晶片系統)產業,傾向於IC設計多弁鄐A將整個系統弁鉒J單一晶片裡,產品將趨於小而省電,且具有強大弁鄋漁蠕q。在競爭激烈的IC設計產業裡,唯有研發出符合產業界需求的技術,實際運用在上市產品中,才能獲得各廠商青睞,建立良好口碑。例如,由該中心所研發的H.264技術應用於數位相機、顯示器和數位電視上,產業效益極高。「中正大學雖然年輕,缺乏明星學校的光環,但我們憑著產出的績效,打出名號!」郭峻因說道。
該校SOC中心第一屆中心主任王進賢教授則表示,他很驕傲位於牛奶鳳梨鄉村的年輕學府-中正大學,即便沒有豐富的資源,也能夠開發前瞻創新的技術,一躍登上頂尖舞台,「團隊精神力量無窮,好比一捆緊密的筷子,擁有折不斷的韌性,效益加乘。透過不同專業領域、技術,甚至個性上的互補,激盪出不一樣的創意!」王進賢笑著說,此次獲獎的關鍵策略在於團隊之間合作的密切性,團隊成員不止工作在一起,彼此的生活和家人互動亦非常融洽。長期培養的默契及緊密的合作態度造就了今日的SOC團隊,也催生了該團隊拿下的第一座「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產業貢獻團體獎」獎座。
中正大學SOC團隊成員陳添福教授提到,台灣長期為技術輸入國,產業界經常需要仰賴國外技術,例如台灣所使用的CPU多數皆是向國外購買。這樣的情況不僅無法取得關鍵技術、增加產品利潤,甚至必需支付龐大的權利金。他強調,「CPU研發將會是未來台灣SOC產業重點發展之一。」
早在四年前,行政院即提出「台灣心」的計畫,透過挹注經費成立兩家公司進行研發屬於台灣的處理器,而中正大學也肩負著學術界CPU的研發使命,透過核心技術加上打鐵精神,期盼突破重圍,開發出一個將技術、設計、軟體、硬體等通通濃縮到一顆晶片裡的「內嵌式處理器」,藉此提高台灣產業界的競爭優勢,開拓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此次中正大學SOC研發團隊榮獲高等殊榮,除了對中正大學SOC研發團隊具有相當大的鼓舞作用外,更希望能夠提升中正大學在國際間的學術知名度。該中心目前由現任主任葉經緯帶領團隊,秉持著和諧且堅強的團隊精神,期望能培育下一代優秀SOC人才,繼續為台灣產業升級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