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父母親面對教養的困難,嘉義家庭扶助中心能予以同理,特別於7日、 21日兩天舉辦二天的父母效能訓練團體,邀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 廖永靜 老師與慈濟大學 李惠盈 老師與12位家長共同進行父母效能訓練團體,希望透過團體動力,讓成員自我探索,促進親子溝通效能,學習新的教養技巧,獲得成長,進而增進父母效能。
為了幫助父母學習正向的親子互動方法與技巧,情緒管理技巧和人際溝通模式,父母效能訓練團體的設計是以教養議題的提出與相互回應為出發,鼓勵父母親練習如何與子女溝通、相處,協助父母瞭解孩子發展的需求,釋放愛的能量。團體中鼓勵家長對子女多些讚美、多些鼓勵,如此不但可改善親子關係,相對也減少家長對子女體罰的機會。而鼓勵父母透過跟孩子分享生活的點滴與想法,用關懷和包容陪伴孩子,取代焦慮和擔心,也是增進親子關係的方法。
俗話說:「不打不成器」,有些家長會以打、罵的方式教養子女,因而衍生出兒虐問題;然而,並非家長對自己的子女不關心、不喜愛,而是缺少運用適切的方法。嘉義家扶中心主任沈明彥表示,家扶中心接受縣市政府的委託家庭處遇方案,針對兒童保護個案的家庭做密集性的服務,目的是希望兒童能獲得應有的照顧與教養,而這次特別針對有需求的家長舉辦父母效能訓練,除提供一個溫暖、抒發及相互討論的團體,也希望藉此學習正向的教養方式及態度,逐漸建構親子間正向的互動經驗,達到溫暖和諧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