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慶璋/嘉義報導】嘉義家扶中心15日表示,在中元節前夕,接獲中元宮善心民眾捐款,指定幫助嘉義地區弱勢家庭兒童就學,雖然金額不多,但代表的意義卻相當深刻,該中心主任沈明彥指出,籌募弱勢家庭子女助學金尚有一百餘萬的缺口,民眾以愛地球做環保和普渡對先人敬意的理念延伸,實在令人敬佩。
依照台灣民間習俗,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據傳說,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無主孤魂的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到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以誦經作法、祭拜祭品、燒紙錢方式來祈求鬼魂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根據統計,在農曆七月的祭祀活動中,某三縣市要燒掉227公噸的金紙,民眾及各公司行號買金紙也要花掉2000多萬元,從某種角度而言,是在促進產業發展,但從政府提倡「節能減碳」的政策下,引發出民眾不同的思維,這次嘉義家扶中心收到的捐款,就是中元宮的善心民眾看到報紙報導,嘉義家扶中心籌募弱勢家庭子女助學金尚有一百餘萬的缺口,把本來預計要購買紙錢的金額,捐給需要幫助的弱勢家庭,一方面以捐款做公益的方式來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另一方面以響應政府政策,達到愛護地球動作。